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組織開展第一屆能源電子產業創新大賽,英利發展創新團隊在光伏賽道一路過關斬將,共有4個項目進入決賽。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榮獲光伏賽道三等獎2項、優秀獎2項。
本屆產業創新大賽光伏賽道以“光伏引領、綠色賦能”為主題,共征集產、學、研單位共170項參賽作品,涵蓋了光伏行業的多個領域。旨在通過征集光伏領域科技成果,解決光伏領域技術難題,推動產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英利發展創新團隊緊扣時代主題,踐行國家“雙碳”戰略。通過解決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實現了光伏電池及組件的技術創新和成果突破。四支項目團隊在賽場上配合默契,邏輯清晰嚴謹,展示了英利發展通過創新實現資源整合,解決領域內盲點、壁壘,助力光伏產業發展。
英利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光伏)主任于波博士表示,本屆大賽看到了很多優秀同行帶來的作品,給我們打開了想法、思路,也反映了中國光伏行業蓬勃發展的現狀。我們的參賽項目TOPCon電池、PV/T應用、組件回收、組件可靠性測試涵蓋了創新創意、創新產品及創新應用三類賽題。在光伏產業上,英利發展當仁不讓扛起領跑大旗。我們將以本次大賽為契機,緊抓產業發展新機遇,推動技術原始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產學研協同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未來英利發展將以創新發展需求為導向,依托國家標準創新基地等優勢平臺,積極整合各方創新優勢資源,進一步推進創新方法的應用和推廣,激發企業創新的內生動力,打造行業標桿,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早日實現。
基于低倍聚光技術的光伏光熱(PV/T)綜合利用系統三等獎
本項目以提高太陽能的綜合利用效率為目標,在新型復合拋物面結構的低倍聚光聚光技術、低倍聚光光伏電池組件、光伏電池熱電場耦合及控制系統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太陽能的綜合利用效率達70%以上。項目研究過程中發表核心論文12篇,產出專利成果26件,并在北京華北電力大學教學樓頂搭建了示范工程。本項目的推廣有助于實現我國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的規模化利用,促進能源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組件非均勻扭矩機械載荷測試技術研究三等獎
項目針對高發電量光伏組件可靠性測試開展了光伏組件封裝材料可靠性測試技術、非均勻扭矩機械載荷測試技術研究。發明了光伏組件非均勻扭矩機械載荷測試技術。基于非穩態流體運動力學作用模型,研究了復雜應用環境下的機械應力與材料應變機理,開發了非均勻扭矩載荷測試技術,解決了單一環境下靜態均勻應力的設計缺陷,降低了90%的測試成本。
晶體硅光伏組件綠色回收處理成套關鍵技術及應用示范優秀獎
項目聚焦于基于物理法的退役晶硅組件綠色低損拆解及組分高效環保分離關鍵技術研究和裝備研制,建成了我國首條基于物理法的晶硅光伏組件低成本環保處理成套工藝示范線。該示范線可以自動化、大批量地處理退役組件,能快速地回收光伏組件中易于回收的組分如邊框和玻璃,同時可以分離分選出電池粉、焊帶、塑料諸組分。示范線針對組件有價值組分進行高效回收(總質量回收率超99.7%)。
高效N型TOPCon電池組件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應用優秀獎
項目面向我國“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重點解決光伏電池復合鈍化、高效硼磷摻雜、新型金屬化、組件功率提升和高可靠性封裝技術難題,通過研發疊層復合膜鈍化技術、超薄隧穿鈍化技術、先進金屬化技術和低損失、高可靠封裝技術,突破制約光伏電池組件技術發展的瓶頸,提升光伏電池組件的整體性能,提升光伏組件發電功率,建成高效雙面發電TOPCon電池組件示范線。項目實施后規模化量產的N型TOPCon電池效率提升至26%,組件功率達到610W以上。